當碌手機成為日常,每個人都長年累月建立自己的社交媒體,帳戶一旦突然消失,會帶來怎樣的失落感? 消失的IG 早前,歌手曹震豪有12000 followers的instagram突然被hack繼而消失,在不斷發電郵到總公司 […]
網絡罪案及詐騙案件越見越多,受害和行騙都不乏青少年。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本年度共接觸236名高危或與科技罪案相關的青少年,當中60人曾行騙或受害。青協分析,行騙者多誤以為網絡世界無跡可尋便可而胡作非為,受害者則覺 […]
塔利2017年南非參加戰利品狩獵(trophy hunt)時獵殺一隻黑色長頸鹿, 並將相片上載上Facebook,她後來已將帖文刪除。 美國一名女子在南非獵殺一隻黑色長頸鹿,並將自己與「戰利品」的合照上載上社交媒體,惹來 […]
踏進2017年,現時只需在電話中輕輕一按,便能從真實世界中跳進虛擬世界,甚至塑造一個只屬於虛擬世界的新形象。在高舉自由的香港,隨性的網絡發言隨處可見,充斥著「認真你就輸了」的氣氛。然而,在這人人也是媒體主人 […]
如何正面運用新媒體? 以下Facebook 專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觀塘小葉總」Facebook專頁上載了多幅有關如何禮貌地擔遮的精美插畫,隨即在網上被瘋傳。插畫獲網民大讚,許多人認為當中的禮儀雖然非常基本,但並非人 […]
思思今年就讀中五,表示與男朋友感情出現問題,她不滿男朋友於Facebook從沒有「LIKE」自己的發佈,覺得男朋友不重視自己,連一個普通同學都會「LIKE」自己,但卻得不到男朋友的「LIKE」,感到失望。如果你是思思,你 […]
當你在瀏覽Facebook時,遇到一個「起底群組」,由網民選出「最討人厭的人」,並將其惡行及個人資料全部於群組內公開。期間你發現平時對你不太理睬的同學,竟然被人公開了住址及手提電話號,此時你會怎麼做呢? 專家小貼士 近年 […]
青少年使用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的習慣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的資訊社會調查報告顯示,十歲以上人士使用智能電話的比率由2012年的六成九(68.9%)增至2016年的九成八 (97.7%),可見使用智能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