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已被大眾熱烈討論數十年,時至今天依然是炙手可熱的話題:
汽車公司特斯拉(Tesla)的人工智能駕駛系統……
日本廣告新寵A.I模特兒IMMA……
手機公司蘋果(apple)的語音助理Siri……
我們的生活與人工智愈來愈密不可分。
//ChatGPT面世//
約一個月前,非牟利人工智能研究組織OpenAI推出了一款名為「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是一個開放式的對話生式模組,當中使用了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及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技術。簡單來說,你只需要輸入問題,ChatGPT便會給出猶如真人的答案,其回應經過精細分析,乍看之下言之有物、頭頭是道,不少用家對此感到十分讚嘆,難怪ChatGPT 應用程式在發布的一星期內,已吸引超過100萬個用戶使用。
ChatGPT的基本功能是回答問題,例如當你詢問:「如何製作紐約芝士蛋糕?」不出數秒它便會詳細列出製作蛋糕的材料、方法及步驟。有人會覺得Google搜尋引擎不是也做到同樣功能嗎?ChatGPT除了搜尋功能外,更配備理解及分析文字的能力。曾經有用家詢問:「《孫子兵法》如何應用電商經營?」系統回應:運用《孫子兵法》的知己知彼可以了解市場及競爭對手,再作出正確的政策,可見ChatGPT不限於搜集資料,更可進一步加以分析和解釋。
另外,詩詞歌賦也是此系統的拿手好戲,只需輸入特定主題,ChatGPT在一瞬間便生成一首詩或是一篇短文,文字質素相當不俗,而且別忘了這系統是面世不到一個月的初生嬰兒,尚有長遠學習與發展空間,前途無可限量。
大眾對於ChatGPT有著不同的意見分歧。有人擁抱科技,提出用ChatGPT可節省創作時間,甚至近期有學生利用ChatGPT撰寫大學論文。此舉令人反思涉及的道德倫理問題,畢竟論文本身講求個人的見解及邏輯,若使用人工智能做功課,那麼作品本身如何呈現作者的知識與創意呢?同時論文的版權又屬誰?作者?人工智能?或是程式開發員?
關於人工智能的使用目前仍有不少的道德倫理爭議,但人工智能的發展及使用方式,視乎人類的意向和態度。現階段人工智能仍然存有一定的限制,以ChatGPT為例,當下的它無法輸出過多內容,亦未能回應2021年末後的話題。這意味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仍然建基於人類的投入程度及使用體驗,需要每一位網絡使用者配合,營造良好並有素質的網絡環境,為以後人工智能定下更合乎道德的使用規範。
//人類會被A.I取代嗎?//
有人對人工智能抱懷疑態度,擔心A.I會取代自己,令大量人口面臨失業問題,對整個社會造成衝擊。例如有寫作行業的人在ChatGPT面世後,覺得自己會被淘汰。這種憂慮可以理解,但我們不妨深入想想,若人人拒絕科技,又如何享受先進的生活設備?當年汽車出現後,令到交通更自動化和便利,難道從事馬車行業的人就坐以待斃嗎?科技的出現成為他們的推動力,令人學習新技能裝備自己,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投身新的行業。
縱使關於人工智能的爭議從未停止,無可否認的是,未來應用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相關發展有著令人期待的一面。例如智能駕駛系統提升司機的駕駛體驗及避免道路上的危險、人工智能系统處理數據的能力可為病患提供更準確的治療方案及避免更多人為醫療失誤。
與其消極地等待被A.I取代的一天,我們可思考自己在未來世界能夠扮演甚麼角色?如何平衡A.I的好處及挑戰?怎樣善用和駕馭A.I,讓它們與人類互相補足?只要我們及早吸收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優質的媒體及人工智能素養,便能以正確正向的態度擁抱新興科技,與人工智能共存、共創、共享美好的智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