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在網絡流傳的資訊數以億計,當中不乏許多未經證實的假消息,甚至是傷害別人的謠言,部分更有機會造成社會恐慌。
以下揭開幾個常見的網絡虛假資訊的模式,讓大家學會辨別真偽。
1️⃣ 捏造新聞,虛假標題
網上內容農場會製造虛假的新聞內容,配以失實誇張的新聞標題吸引網民瀏覽,例如說「某位知名藝人突然暴斃身亡!」。因此,在轉發網上資訊前,大家必須透過可靠的媒體或官方網站查證消息的真偽,以免成為傳播謠言的幫兇!
2️⃣ 斷章取義,擾亂邏輯
虛假資訊往往漠視前文後理,反映不完整的事實,意圖誤導接收者對事件的觀感。例如引述「我絕不同意社會福利措施繼續被濫用下去」,被內容農場修改成「我絕不同意社會福利措施繼續下去」,扭曲了講者原本的意思。我們應該謹慎接收資訊,以避免被片面之詞誤導。
3️⃣操縱圖像,吸引眼球
AI生成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網上圖像或影片可以被故意修改,例如將名人換臉及配上不實對白。即使影像本身屬實,但因角度問題與標題,容易引起誤會,以致「有圖有真相」這說法已不適用。因此,在看到令人譁然的圖片時,應嘗試尋找原始來源,或使用圖片反向搜尋工具來驗證真偽。️
.
在資訊泛濫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學會分辨資訊真偽,為維護數碼世界的健康出一分力!
資料來源:《數碼世界生存指南》(2023),香港青年協會出版
.+..+.+..+.+..+.+..+.+..+.
由香港賽馬會「FiNet世代計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