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瀏覽Facebook時,遇到一個「起底群組」,由網民選出「最討人厭的人」,並將其惡行及個人資料全部於群組內公開。期間你發現平時對你不太理睬的同學,竟然被人公開了住址及手提電話號,此時你會怎麼做呢?
專家小貼士
近年網上欺凌情況日益嚴重,網上欺凌指個人或團體透過資訊及通訊科技,如社交平台、電郵、手機短訊、即時訊息、誹謗性的個人網站、及誹謗性的網上私人投票網站等,進行蓄意、反覆及敵意的行為,以使他人受到傷害。目前最常見的網上欺凌手法包括:
網上欺凌手法 | 定義 |
---|---|
人肉搜尋 | 運用網絡媒介,以人工方式追尋相關資訊或事件真相。 |
起底 | 網民把圍攻對象的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就讀學校、相片、住址或工作地點等在網上公開。 |
爆破 | 「爆破」即以竊取的方法取得受害人的電郵、網誌或相簿的帳號和密碼 |
洗版 | 泛指在論壇或網誌內,以短時間不斷重複發放無意義、騷擾或離題的話題。 |
改圖 | 改圖是指以電腦的改圖工具,對圖片進行加工或改造,把受害人的容貌移花接木至其他相片或圖片中,或在這些圖片旁加上誹謗性文字。 |
網民公審 | 在缺乏客觀理據下,網民在網絡平台以個人觀點及價值觀作公開評論,並判斷對象的對與錯。 |
從以上的例子可見,有時旁觀者容易被牽涉到網上欺凌事件,但其實參與網上欺凌者,應該要了解這種行為會對受害人構成心理上及生活上的負面影響,後果可以很嚴重,例如會令受害人:
- 表現畏縮,害怕接觸別人,對社交活動及網絡新技術產生恐懼
- 失眠、食慾不振
- 成績退步、欠交功課、遲到、曠課
- 打擊自信心
- 產生焦慮、抑鬱情緒、感到憤怒、厭煩、羞辱或自責等負面情緒,或出現輕生念頭
如果你目擊網上欺凌的發生,建議你應該:
- 不要隨便相信網上良莠不齊的資訊,應該加以求證,事件往往不能只看一面,否則很容易會產生誤會
- 不論事件中的主角是對還是錯,都不應胡亂發言批評對方,更不應公開對方的個人資料
- 在網絡世界,應保持互相尊重的態度,不宜攻擊或批評他人,一同建立和諧關愛的氛圍。試想像,如果你成為受害者,你會有什麼感受?
- 謹記在網上世界一樣要慎言,網上一言一行都是代表著自己,應堅持建立一個正面健康的網絡形象,有需要可向有關平台檢舉網上欺凌的行為,從今天起「向網上欺凌說不」!